English

正视学术机制中的弊病

2001-02-2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近年来,《中华读书报》及其他一些报刊不断揭露出学术界的抄袭现象,很引起人们的注意。抄袭之事,并非新近才有,不过前些年所揭,大抵以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为多,他们自己写不出文章,又没有权力指派别人来为自己写文章,而提职称却必须有相应的学术成果,于是冒险抄篇把文章,冒充己作,成功之日,决不敢张扬,一旦揭穿,往往装出一副可怜相,倒也颇能博得人们的同情;而现在则不同了,揭露出来的抄袭者竟是些知名教授、学术新秀和学科带头人之类,他们并非没有写作能力,而且已有不少著作,只是为了自我扩张,即所谓“做大”,却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,干些抄袭之事,这就有些使人看不懂了。

对于此种现象,学界议论纷纷,有的指责抄袭者学术品德低下,有的感叹时下学风太浮躁。这些意见当然都对。但是,造成这种浮躁作风,激发这种低下品德的原因何在呢?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,而学术机制中的弊病,即是其一。

现在一切评估和评审工作,都讲究“量化”,即从成果的数量上来看成绩。不过,凡事不能搞过头,把“量化”绝对化起来,却又会产生出另外的弊端,即忽视了对于“质”的要求。而学术研究却是最讲究质量的。

时下无论是申报职称,评定等级,或作年度工作汇报,所填写的表格中,大抵总有如下三个栏目:一、申请到多少科研基金:国家级的、省部级的、学校级的;二、获得多少奖项:国家级的、省部级的、学校级的;三、出版了多少著作,发表了多少文章?还要标出字数,并注明刊出报刊:权威期刊、核心期刊、一般报刊。这就是“量化”的具体内容。但是,科研基金和学术奖项的评审,目前还很难做到公正,人情因素之外,评委们也没有多少时间仔细审阅送审材料,于是申请人的单位、著作的外型和作者的名气地位就起到很大的作用。正因为如此,所以拼凑之作,乃至剽窃之作,也会获奖。而以著作的数量和发表刊物的档次来论高下,更是违背了质量第一的原则,难以衡量出真水平。

其实,学科带头人体制的建立,也未必是什么好事,至少,它不适宜于文科。学术研究贵在创造,需要自由竞争,即使在同一学科内,各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路数也并不一样,硬要确定一个带头人,将大家的研究工作纳入他的轨道,非所宜也。如果仍旧各搞各的,那么要这个带头人又有何用?而有的单位甚至还要定下几代传人来,那简直是搞武侠门派了,更属荒唐之举,与学术研究的规律是相违背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